文/李宏建
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只有幾步。對廣大高考考生來說😶🎒,填報誌願和高考一樣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那張薄薄的誌願表和高考分數一樣🫳🏼🎄,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考生的未來和前途。填報誌願科學、合理🪰,就能夠被與自己考分相對應的理想高校錄取🐀;如果誌願選擇不當,找不準與自己考分相對應的高校,即使考出高分,也可能與重點大學擦肩而過或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留下終身的遺憾🐹,這樣的實例舉不勝舉,因此有人說,高考成功與否,60%靠實力,40%靠誌願。那麽有沒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準確預測高校的錄取分數🧑🏼🦲,從而根據自己的分數準確選擇目標高校呢?答案是肯定的。筆者經過多年對各高校歷年錄取情況的研究後發現,雖然各高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發生較大變化👱🏼♀️,但超過批次控製分數線的分數卻比較穩定,一般保持在一個相對位置,通過使用“雙分差”法可以測算出各高校當年的錄取分數,從而使填報的高校與自己的高考分數相對應,即保證被錄取又不浪費分數。
“雙分差”法的概念
在了解什麽是“雙分差”法的概念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些概念👨🏻🦽:
“最低分差”🤗:是各院校錄取最低分與同批次錄取控製線的分差,是當年考生被錄取的最低分數要求。
“平均分差”:是各院校錄取考生的平均分數與同批次錄取控製線的分差。反映的是院校平均錄取成績高出同批控製線的總水平。例如北京語言大學某年在某省錄取最低分是582分🤳,錄取平均分數是600分🤐,當年該省的重點控製線是530分👩🏼🏫,則北京語言大學當年在該省的錄取“最低分差”是582-530=52分🫲🏿,“平均分差”是600-530=70分🏃🏻➡️。
每一年各個院校在錄取當地都有錄取最低分與平均分,與同批次省控線相比較就會形成“最低分差”和“平均分差”🧔。所謂“雙分差”法就是以各批控製線為基準,以高校在錄取當地形成的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為參照分數,定量測算各院校當年的錄取分數,同時通過研究多年(最少三年)“最低分差”情況🤷🏿♀️,對各院校當年錄取分數的變化趨勢進行定性分析判斷,從而修訂預測分數↪️,從中篩選目標院校𓀛。以預測某重點大學2007年在某省錄取分為例:該校近三年在該省的錄取“平均分差”平均值為102分,如果2007年該省一本控製分數線550分,那麽可預測2007年該校的錄取分約為🕠:102+550=652分;再看該校近三年的“最低分差”分別為70☝🏽、70、74,不難看出👩🦱,該校近三年在該省的錄取分數線比較穩定,略有上升,綜合“平均分差”預測結果,我們可以預測該校2007年在該省的錄取分在655分左右。
使用"分差法"篩選院校的具體方法
當前填報高考誌願的方式主要有考前填報誌願🏌🏻♀️、考後估分填報誌願和考後知分填報誌願三種形式👨🏼🍼。"分差法"主要適用於考後估分填報誌願和考後知分填報誌願,對於考前填報誌願也有參考作用。
對於考前填報誌願的意義在於:通過計算“最低分差”和“平均分差”可以判斷各個高校的相對位置和差距👮🏿,為設置誌願剃度提供參照依據;對於考後填報誌願🐹,使用"分差法"填報高考誌願主要有五個步驟🫷🏻。
第一步驟🧶,正確估分。這是考後估分填報高考誌願的前提。如果估分不正確🏇,使用再好的方法也沒有任何意義。每年高考過後,每個學校都會指導學生估分👤,因此👩🏿🏭,筆者在此不做討論。
第二步驟,正確估計各批次錄取控製線分數。這也是估分填報誌願的重要因素。如果各批次錄取控製線分數預測不準,也影響你判斷各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從而對準確填報誌願帶來負面影響。在這個問題上,高中學校的老師非常有經驗🥽,也很敏感,準確率很高🪟😙,可以向老師咨詢🦸🚶🏻♂️。需要註意的是🚴🏼♀️,如果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多咨詢一些高中學校的預測,特別是不同層次高中的預測,然後再做一些綜合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斷。(對於考後知分填報誌願的省份✯,這個分數高考結束後各省球友会辦是公布的。)
第三步驟✍🏻,定量計算各個院校錄取分差。按照本文前面介紹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各個院校三年"最低分差"🤾♂️🟥、"平均分差",然後求出平均數,根據結果進行排序。
第四步驟🫸🏿。比較分差🙅🏻,用自己考分超過某批控製線的分差與計算出的各個院校的"分差"相比較,超過的院校就都可考慮填報。判別公式🗯:高考(預計)分數-(預測)省控製線分≥院校的"分差"。例如,如果自己估分(得分)是630分,(預測)省重點控製線是530分,那麽自己超過重點控製線的分差就是630-530=100分,"分差"小於100分的院校就都是初步篩選的目標。
第五步𓀀,預測各院校錄取分走勢,修正預測分數🤵🏼♀️。對高校預測分數的計算是建立在對過去歷年錄取數據之上的靜態分析,而實際上各個院校每年的錄取情況永遠是發展變化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需求、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和院校辦學質量的變化等都影響到考生對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所以我們必須結合數據🧛🏼,預測動態,從變化的角度預測院校的錄取分數,這樣才能把握趨勢,把握主動🧖🏿♂️。
1👶🏽、分析影響高校錄取分數的社會因素,對預測分數進行修訂🌔。
高校錄取分數的形成是受多種社會因素影響的🦕,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有:
(1)、高校綜合實力➗。影響高校錄取分數的根本因素在於高校的綜合實力,高校綜合實力強🀄️,錄取分數就高;高校綜合實力弱,錄取分數就低,在預測高校錄取分數時📯,必須分析高校綜合實力的變化。比如◾️🪧,2005年9月份部分高校晉升為“211”高校,社會地位🧑🏻🔬、聲望增強了👨🦼➡️,錄取分數自然要變化。
(2)、高校錄取批次的變化。高校錄取批次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各省招辦都會根據高校整體實力的變化、考生報考人數的變化情況調整高校的錄取批次🚉。比如,2006年遼寧省就將多所高校從原來在一本B段錄取調到一本A段錄取。錄取批次的改變,必然影響考生對這些院校的選擇和定位🚘,影響考生對這些院校的報考順序或報考策略🏊🏼♀️,其結果是影響這些高校的錄取分數。
(3)🧑🏿🦲、球友会數量的增減變化👩🏻✈️。高校球友会數量直接影響高校的錄取分數,球友会學校的球友会數量與往年相比的增減變化情況,直接造成錄取分數的波動。一般的講♛☂️,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球友会數量與錄取分數成反比。球友会數量增加,高校的錄取分數降低👎🏿;球友会數量減少👡,高校錄取分數就提高。因此😧,我們在預測高校錄取分數時📒,一定要考慮高校球友会數量的變化,某一個高校在當年球友会數量沒有變化時🐑,其錄取分數也會相對穩定,但是🚷,當這個高校大幅度增加球友会數量時,其球友会分數線就會相應下降。
(4)、高校(專業)的行業背景、發展趨勢和收入導向等因素。比如近幾年IT行業收入高,就業需求大,那麽很多家長就鼓勵考生填報這類高校和專業誌願,結果這類高校、專業的錄取分數大幅提高;這幾年隨著神舟號的發射升空👠🐁,航天類高校和專業也持續升溫,說明科技的發展必然提升考生和家長對有相關行業背景高校的心理預期,也會引導考生的誌願填報🫅🏻🚃;相反,受世俗偏見的沖擊和影響👵🏿,長期以來,考生和家長對農林、畜牧📣、煤炭、地礦、石油等類院校(專業)比較"感冒"🧑🏼⚖️,考生不願意填報這類院校,致使這類高校(專業)的分數普遍較低,成為政策關照的對象。
(5)、球友会宣傳🫄🏽、高校更名等因素🗂。
近一兩年高校的更名成泛濫之勢📶,科技大學,理工大學滿天飛🧾,亂沙漸欲迷人眼🧑🏿🙎♀️,因很多考生和家長不了解高校的歷史沿革情況,見名字響亮就盲目填報,使一些過去生源困難的高校一夜之間門庭若市🫂,另外還有一些高校為了扭轉球友会形勢,虛假宣傳🔂,欺騙一些不明就裏的考生,所有這些都會引導考生的報考意向,抬高了高校的錄取分數👨🏿🎤🥓。所以對待那些當年更名或大肆宣傳的高校🛕,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有充分心理準備👩🏿⚖️,分數提高是必然的🥃🔌,所以要提高預測分數。
2、分析影響錄取分數形成的心理因素,修訂預測分數。
高校歷年的錄取分數是考生和家長填報誌願的重要參考因素。一般的講,考生和家長基本上都是參照歷年錄取分數填報誌願的。在填報誌願時🛌🏼,考生和家長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避高就低"心理。受此心理影響,很多考生對待那些以前年度錄取分數線較高的高校🚶🏻♂️➡️,往往產生恐懼心理,不敢填報🫸🏻;相反,對那些歷年錄取分數線較低的高校🦜,卻非常敢於填報⏰,認為錄取把握性大。結果報考人數增多,自然提高了該校錄取分數線,這就是之所以出現高校錄取"大年"和"小年"現象的原因。所以考生和家長在修正高校錄取分數時,必須分析高校歷年錄取分數的走勢或趨勢💭♻️,根據歷年走勢或趨勢來判研當年錄取分數🏄🏻。
“平穩型”的走勢🤸🏻♀️。比如03📷、04👩🏽🎤、05年北京某大學(註:為避免讀者照單操作🪕,本文在此不列舉具體院校名稱,下同,請讀者見諒!)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為52🚺、50🀄️、52,武漢某大學的錄取分差分別是26🤠、26、28🙏🏼,就屬於“平穩型”走勢,對這類平穩走勢的院校⏏️,我們完全可以使用三年“平均方差”的平均值篩選目標院校;
“上升型”走勢。比如哈爾濱某大學近三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48、54🏄🏻♂️🐕🦺、59,華南某大學近三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10、29、47⛩🧝🏼♀️,上升趨勢明顯,對這類院校進行預測時有兩種選項:一是要留有余地🚬,院校實力強,考生報考踴躍⛑️,分數自然就連年升高;二是考慮降低分數🦨🚴🏼,一個高校在其實力沒有變化情況下,錄取分數不會連續升高的,特別是錄取分數在連續幾年升高情況下,低分考生必然望而卻步,報考人數減少了🚼,錄取分數也就降低了。細心的筆者可以自己觀察🪨、統計一下👯♀️🧖🏽♀️,看一看是不是這種情況;
三是“下降型”趨勢,比如🧋,大連某大學近三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52、32、28,山東某大學近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57📨、40💁🏼♂️🙏、22都屬於下降趨勢,對於錄取分出現下降趨勢的院校🫳🏿,我們一定要仔細分析這些院校分數下降的原因📪。是高校實力下降了💁🏼♂️,還是因為以前年度錄取分較很高,考生避高就低造成的😥,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麽預測當年錄取分數時,考生要考慮分數的回升☛,而且預測的“分差”還要超過最高年份的。因為根據我個人研究,這類高校下一年度的錄取分數往往出現報復性回升。
“跳躍式”趨勢🎆。這是各院校表現最多的一種趨勢⁉️,如杭州某大學2000、2001、2002、2003、2004這五年在某省的“最低分差”分別是87、105👨🏽⚕️、11、29、81,出現比較大的跳躍,對這類院校錄取分的判斷和預測是重點也是難點🥇,可以說風險與機遇並存。如果單純以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計算,該校在該省的錄取分應610分以上📂,可是我們仔細分析幾年的走勢發現,該校2000年🙏、2001年走高兩年後於2002年走低一年,2003👂、2004年又連續兩年走高🙎🏼♀️,那麽我們判斷2005年有可能又要走低🍚,結果正如我們判斷,該大學2005年錄取分數高出省控線13分🤚🏼。
通過以上分析看到,與其說高校錄取分數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不如說是考生和家長心理的搏弈結果。因此🧎🏻♂️➡️,我們在預測各院校當年的錄取分數時👩🏽🔬,關鍵在於讀懂高校錄取數據背後的“考生心理因素”👩🏽🦲,那麽如何判斷考生和家長的心理因素,本文也只能給出上述文字,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型”💚🕓,請讀者不要拘泥於本文的判斷,如何應用,關鍵在於個人悟性🖕🏿🦥。在此提醒讀者🦓🌘:本文目的在於拋磚引玉,難免有錯誤,切莫生搬硬套。
使用“雙分差“法預測錄取分數的準確率分析和註意事項。
以筆者根據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預測2006年浙江一本(理工類)部分院校(收集數據齊全的128所)的錄取情況說明🍽:在沒有根據“最低分差”情況修正情況下🥼,128所院校中有124所院校的預測分數超過實際錄取分數線,只有4所沒有達到實際錄取分數🐯,成功率達到96%。但觀察四所學校的三年錄取情況,可以看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四所學校都在以前年度出現“小年”現象,通過修正預測分數也可以達到準確效果。因此🏌🏼♀️,考生在使用"雙分差法"預測分數時必須註意一下問題:
1、一定要留有余地.以上我們介紹了使用“雙分差”法的具體步驟,從中看出“雙分差”法是建立在“兩個”預測基礎之上的,一是自己的估分,二是對各批次控製線的預測.實際使用中,我們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對以上兩個數據預測準確,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必須要留有余地,否則必將降低填報誌願的準確率。
2、具體選擇院校專業時要冷熱搭配。通過我個人預測分析,使用“雙分差”法雖然可以保證預測分數達到或超過高校投檔線,但預測精度不高🙈,以筆者預測2006年浙江一本(理工類)部分院校情況看,壓線分1所👩🏻✈️,超出投檔線10分以內的有10所,超過實際投檔線10-20分的有24所院校,超過30分以上的有17所。在實際使用中💺,因為考生並不知道那所院校會超出很高分,那些院校只能過投檔線,所以,在具體填報誌願時,考生在專業的具體選擇上,一定要冷熱搭配,一方面要敢於報熱門專業✌🏽,一方面也要填報非熱門專業,並且搭配好,甚至要服從專業調劑👰🏼♂️🧘🏻。
人生的道路雖然很漫長,但關鍵處只有幾步。對廣大高考考生來說😶🎒,填報誌願和高考一樣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那張薄薄的誌願表和高考分數一樣🫳🏼🎄,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考生的未來和前途。填報誌願科學、合理🪰,就能夠被與自己考分相對應的理想高校錄取🐀;如果誌願選擇不當,找不準與自己考分相對應的高校,即使考出高分,也可能與重點大學擦肩而過或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留下終身的遺憾🐹,這樣的實例舉不勝舉,因此有人說,高考成功與否,60%靠實力,40%靠誌願。那麽有沒有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來準確預測高校的錄取分數🧑🏼🦲,從而根據自己的分數準確選擇目標高校呢?答案是肯定的。筆者經過多年對各高校歷年錄取情況的研究後發現,雖然各高校各年度的錄取分數發生較大變化👱🏼♀️,但超過批次控製分數線的分數卻比較穩定,一般保持在一個相對位置,通過使用“雙分差”法可以測算出各高校當年的錄取分數,從而使填報的高校與自己的高考分數相對應,即保證被錄取又不浪費分數。
“雙分差”法的概念
在了解什麽是“雙分差”法的概念之前,我們首先了解一些概念👨🏻🦽:
“最低分差”🤗:是各院校錄取最低分與同批次錄取控製線的分差,是當年考生被錄取的最低分數要求。
“平均分差”:是各院校錄取考生的平均分數與同批次錄取控製線的分差。反映的是院校平均錄取成績高出同批控製線的總水平。例如北京語言大學某年在某省錄取最低分是582分🤳,錄取平均分數是600分🤐,當年該省的重點控製線是530分👩🏼🏫,則北京語言大學當年在該省的錄取“最低分差”是582-530=52分🫲🏿,“平均分差”是600-530=70分🏃🏻➡️。
每一年各個院校在錄取當地都有錄取最低分與平均分,與同批次省控線相比較就會形成“最低分差”和“平均分差”🧔。所謂“雙分差”法就是以各批控製線為基準,以高校在錄取當地形成的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為參照分數,定量測算各院校當年的錄取分數,同時通過研究多年(最少三年)“最低分差”情況🤷🏿♀️,對各院校當年錄取分數的變化趨勢進行定性分析判斷,從而修訂預測分數↪️,從中篩選目標院校𓀛。以預測某重點大學2007年在某省錄取分為例:該校近三年在該省的錄取“平均分差”平均值為102分,如果2007年該省一本控製分數線550分,那麽可預測2007年該校的錄取分約為🕠:102+550=652分;再看該校近三年的“最低分差”分別為70☝🏽、70、74,不難看出👩🦱,該校近三年在該省的錄取分數線比較穩定,略有上升,綜合“平均分差”預測結果,我們可以預測該校2007年在該省的錄取分在655分左右。
使用"分差法"篩選院校的具體方法
當前填報高考誌願的方式主要有考前填報誌願🏌🏻♀️、考後估分填報誌願和考後知分填報誌願三種形式👨🏼🍼。"分差法"主要適用於考後估分填報誌願和考後知分填報誌願,對於考前填報誌願也有參考作用。
對於考前填報誌願的意義在於:通過計算“最低分差”和“平均分差”可以判斷各個高校的相對位置和差距👮🏿,為設置誌願剃度提供參照依據;對於考後填報誌願🐹,使用"分差法"填報高考誌願主要有五個步驟🫷🏻。
第一步驟🧶,正確估分。這是考後估分填報高考誌願的前提。如果估分不正確🏇,使用再好的方法也沒有任何意義。每年高考過後,每個學校都會指導學生估分👤,因此👩🏿🏭,筆者在此不做討論。
第二步驟,正確估計各批次錄取控製線分數。這也是估分填報誌願的重要因素。如果各批次錄取控製線分數預測不準,也影響你判斷各院校的錄取分數線🫸🏼,從而對準確填報誌願帶來負面影響。在這個問題上,高中學校的老師非常有經驗🥽,也很敏感,準確率很高🪟😙,可以向老師咨詢🦸🚶🏻♂️。需要註意的是🚴🏼♀️,如果有條件的話,一定要多咨詢一些高中學校的預測,特別是不同層次高中的預測,然後再做一些綜合分析,形成自己的判斷。(對於考後知分填報誌願的省份✯,這個分數高考結束後各省球友会辦是公布的。)
第三步驟✍🏻,定量計算各個院校錄取分差。按照本文前面介紹的計算方法🧺,分別計算各個院校三年"最低分差"🤾♂️🟥、"平均分差",然後求出平均數,根據結果進行排序。
第四步驟🫸🏿。比較分差🙅🏻,用自己考分超過某批控製線的分差與計算出的各個院校的"分差"相比較,超過的院校就都可考慮填報。判別公式🗯:高考(預計)分數-(預測)省控製線分≥院校的"分差"。例如,如果自己估分(得分)是630分,(預測)省重點控製線是530分,那麽自己超過重點控製線的分差就是630-530=100分,"分差"小於100分的院校就都是初步篩選的目標。
第五步𓀀,預測各院校錄取分走勢,修正預測分數🤵🏼♀️。對高校預測分數的計算是建立在對過去歷年錄取數據之上的靜態分析,而實際上各個院校每年的錄取情況永遠是發展變化的,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需求、人們價值觀念的變化和院校辦學質量的變化等都影響到考生對院校和專業的選擇,所以我們必須結合數據🧛🏼,預測動態,從變化的角度預測院校的錄取分數,這樣才能把握趨勢,把握主動🧖🏿♂️。
1👶🏽、分析影響高校錄取分數的社會因素,對預測分數進行修訂🌔。
高校錄取分數的形成是受多種社會因素影響的🦕,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這些因素有:
(1)、高校綜合實力➗。影響高校錄取分數的根本因素在於高校的綜合實力,高校綜合實力強🀄️,錄取分數就高;高校綜合實力弱,錄取分數就低,在預測高校錄取分數時📯,必須分析高校綜合實力的變化。比如◾️🪧,2005年9月份部分高校晉升為“211”高校,社會地位🧑🏻🔬、聲望增強了👨🦼➡️,錄取分數自然要變化。
(2)、高校錄取批次的變化。高校錄取批次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年各省招辦都會根據高校整體實力的變化、考生報考人數的變化情況調整高校的錄取批次🚉。比如,2006年遼寧省就將多所高校從原來在一本B段錄取調到一本A段錄取。錄取批次的改變,必然影響考生對這些院校的選擇和定位🚘,影響考生對這些院校的報考順序或報考策略🏊🏼♀️,其結果是影響這些高校的錄取分數。
(3)🧑🏿🦲、球友会數量的增減變化👩🏻✈️。高校球友会數量直接影響高校的錄取分數,球友会學校的球友会數量與往年相比的增減變化情況,直接造成錄取分數的波動。一般的講♛☂️,在其他因素不變情況下,球友会數量與錄取分數成反比。球友会數量增加,高校的錄取分數降低👎🏿;球友会數量減少👡,高校錄取分數就提高。因此😧,我們在預測高校錄取分數時📒,一定要考慮高校球友会數量的變化,某一個高校在當年球友会數量沒有變化時🐑,其錄取分數也會相對穩定,但是🚷,當這個高校大幅度增加球友会數量時,其球友会分數線就會相應下降。
(4)、高校(專業)的行業背景、發展趨勢和收入導向等因素。比如近幾年IT行業收入高,就業需求大,那麽很多家長就鼓勵考生填報這類高校和專業誌願,結果這類高校、專業的錄取分數大幅提高;這幾年隨著神舟號的發射升空👠🐁,航天類高校和專業也持續升溫,說明科技的發展必然提升考生和家長對有相關行業背景高校的心理預期,也會引導考生的誌願填報🫅🏻🚃;相反,受世俗偏見的沖擊和影響👵🏿,長期以來,考生和家長對農林、畜牧📣、煤炭、地礦、石油等類院校(專業)比較"感冒"🧑🏼⚖️,考生不願意填報這類院校,致使這類高校(專業)的分數普遍較低,成為政策關照的對象。
(5)、球友会宣傳🫄🏽、高校更名等因素🗂。
近一兩年高校的更名成泛濫之勢📶,科技大學,理工大學滿天飛🧾,亂沙漸欲迷人眼🧑🏿🙎♀️,因很多考生和家長不了解高校的歷史沿革情況,見名字響亮就盲目填報,使一些過去生源困難的高校一夜之間門庭若市🫂,另外還有一些高校為了扭轉球友会形勢,虛假宣傳🔂,欺騙一些不明就裏的考生,所有這些都會引導考生的報考意向,抬高了高校的錄取分數👨🏿🎤🥓。所以對待那些當年更名或大肆宣傳的高校🛕,考生和家長一定要有充分心理準備👩🏿⚖️,分數提高是必然的🥃🔌,所以要提高預測分數。
2、分析影響錄取分數形成的心理因素,修訂預測分數。
高校歷年的錄取分數是考生和家長填報誌願的重要參考因素。一般的講,考生和家長基本上都是參照歷年錄取分數填報誌願的。在填報誌願時🛌🏼,考生和家長有一個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避高就低"心理。受此心理影響,很多考生對待那些以前年度錄取分數線較高的高校🚶🏻♂️➡️,往往產生恐懼心理,不敢填報🫸🏻;相反,對那些歷年錄取分數線較低的高校🦜,卻非常敢於填報⏰,認為錄取把握性大。結果報考人數增多,自然提高了該校錄取分數線,這就是之所以出現高校錄取"大年"和"小年"現象的原因。所以考生和家長在修正高校錄取分數時,必須分析高校歷年錄取分數的走勢或趨勢💭♻️,根據歷年走勢或趨勢來判研當年錄取分數🏄🏻。
“平穩型”的走勢🤸🏻♀️。比如03📷、04👩🏽🎤、05年北京某大學(註:為避免讀者照單操作🪕,本文在此不列舉具體院校名稱,下同,請讀者見諒!)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為52🚺、50🀄️、52,武漢某大學的錄取分差分別是26🤠、26、28🙏🏼,就屬於“平穩型”走勢,對這類平穩走勢的院校⏏️,我們完全可以使用三年“平均方差”的平均值篩選目標院校;
“上升型”走勢。比如哈爾濱某大學近三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48、54🏄🏻♂️🐕🦺、59,華南某大學近三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10、29、47⛩🧝🏼♀️,上升趨勢明顯,對這類院校進行預測時有兩種選項:一是要留有余地🚬,院校實力強,考生報考踴躍⛑️,分數自然就連年升高;二是考慮降低分數🦨🚴🏼,一個高校在其實力沒有變化情況下,錄取分數不會連續升高的,特別是錄取分數在連續幾年升高情況下,低分考生必然望而卻步,報考人數減少了🚼,錄取分數也就降低了。細心的筆者可以自己觀察🪨、統計一下👯♀️🧖🏽♀️,看一看是不是這種情況;
三是“下降型”趨勢,比如🧋,大連某大學近三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52、32、28,山東某大學近年在某省的錄取分差分別是57📨、40💁🏼♂️🙏、22都屬於下降趨勢,對於錄取分出現下降趨勢的院校🫳🏿,我們一定要仔細分析這些院校分數下降的原因📪。是高校實力下降了💁🏼♂️,還是因為以前年度錄取分較很高,考生避高就低造成的😥,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麽預測當年錄取分數時,考生要考慮分數的回升☛,而且預測的“分差”還要超過最高年份的。因為根據我個人研究,這類高校下一年度的錄取分數往往出現報復性回升。
“跳躍式”趨勢🎆。這是各院校表現最多的一種趨勢⁉️,如杭州某大學2000、2001、2002、2003、2004這五年在某省的“最低分差”分別是87、105👨🏽⚕️、11、29、81,出現比較大的跳躍,對這類院校錄取分的判斷和預測是重點也是難點🥇,可以說風險與機遇並存。如果單純以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計算,該校在該省的錄取分應610分以上📂,可是我們仔細分析幾年的走勢發現,該校2000年🙏、2001年走高兩年後於2002年走低一年,2003👂、2004年又連續兩年走高🙎🏼♀️,那麽我們判斷2005年有可能又要走低🍚,結果正如我們判斷,該大學2005年錄取分數高出省控線13分🤚🏼。
通過以上分析看到,與其說高校錄取分數的形成是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結果,不如說是考生和家長心理的搏弈結果。因此🧎🏻♂️➡️,我們在預測各院校當年的錄取分數時👩🏽🔬,關鍵在於讀懂高校錄取數據背後的“考生心理因素”👩🏽🦲,那麽如何判斷考生和家長的心理因素,本文也只能給出上述文字,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型”💚🕓,請讀者不要拘泥於本文的判斷,如何應用,關鍵在於個人悟性🖕🏿🦥。在此提醒讀者🦓🌘:本文目的在於拋磚引玉,難免有錯誤,切莫生搬硬套。
使用“雙分差“法預測錄取分數的準確率分析和註意事項。
以筆者根據三年“平均分差”的平均值預測2006年浙江一本(理工類)部分院校(收集數據齊全的128所)的錄取情況說明🍽:在沒有根據“最低分差”情況修正情況下🥼,128所院校中有124所院校的預測分數超過實際錄取分數線,只有4所沒有達到實際錄取分數🐯,成功率達到96%。但觀察四所學校的三年錄取情況,可以看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由於四所學校都在以前年度出現“小年”現象,通過修正預測分數也可以達到準確效果。因此🏌🏼♀️,考生在使用"雙分差法"預測分數時必須註意一下問題:
1、一定要留有余地.以上我們介紹了使用“雙分差”法的具體步驟,從中看出“雙分差”法是建立在“兩個”預測基礎之上的,一是自己的估分,二是對各批次控製線的預測.實際使用中,我們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對以上兩個數據預測準確,因此,在實際使用中,我們必須要留有余地,否則必將降低填報誌願的準確率。
2、具體選擇院校專業時要冷熱搭配。通過我個人預測分析,使用“雙分差”法雖然可以保證預測分數達到或超過高校投檔線,但預測精度不高🙈,以筆者預測2006年浙江一本(理工類)部分院校情況看,壓線分1所👩🏻✈️,超出投檔線10分以內的有10所,超過實際投檔線10-20分的有24所院校,超過30分以上的有17所。在實際使用中💺,因為考生並不知道那所院校會超出很高分,那些院校只能過投檔線,所以,在具體填報誌願時,考生在專業的具體選擇上,一定要冷熱搭配,一方面要敢於報熱門專業✌🏽,一方面也要填報非熱門專業,並且搭配好,甚至要服從專業調劑👰🏼♂️🧘🏻。